宿迁市农业农村局

政府信息公开

名称 关于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218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 014319784/2025-00069 分类 建议议案办理   农业、畜牧业、渔业    其他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公开日期 2025-06-23
文号 宿农案﹝2025﹞38号 关键词 政协,委员,提案,答复,
文件下载
时效 有效

关于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218号提案的答复

张凌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和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提案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我局进行了仔细学习研究和专题调研,并对接市科技局和市人社局,沟通提案办理意见。通过调研会商,形成答复提纲,通过电话联系,了解提出的背景,征询办理意见,并积极在工作中落实借鉴。

针对其中的建议,我们采纳了4条、落实了4条,具体情况如下:

1.加快推动农业科创平台建设。一是围绕我市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坚持内外联动,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协作,鼓励和引导市级科研院所和社会主体,先后与江苏省农科院、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科研院校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建设产学研合作平台,开展品种繁育、工程应用、装备研发、三新推广和重大项目协调攻关等工作,有效提升了我市农业发展的科技水平。二是依托农业科技载体建设,构建农业科技发展生态。以国家和省农业科技园区为主阵地,促进企业集聚、产业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强化其在科技创新转化示范、创业孵化等方面的作用,示范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市建有1个省级农高区、6个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20家省级以上星创天地、21家农村科技服务超市。

2.持续推动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发挥科技计划专项资金引导作用,立项现代农业科研项目,在生物育种、农业数字信息化等领域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2022年以来,中央、省、市各类科技资金累计立项85项农业项目,支持资金6145万元,有力推动了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是积极推进农技推广工作。围绕全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项系为依托,以项目为抓手,加快各项主推技术的示范运用。三是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动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技)建设,组建农技推广人员+专家团队+农业合作组织技术骨干+新农人四位一体相融合的农技服务团队,承担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四新示范展示和推广应用,开展农业技术宣传与培训指导。2025-2027年,全市拟建设18个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技)。

3.打造多元的新农业新业态。一是聚焦三群四链建设,高质量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坚持用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维抓农业,深入实施生态高效农业倍增计划,明确三群四链(河蟹、花木、工厂化食用菌三个集群,稻米、果蔬、肉禽、猪肉食品四个精深加工链条)主攻方向,确定首席专家、智库单位、支撑机构、园区载体、人才储备库等支撑方案,持续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提升农业主导产业能级。二是构建智慧物流,推动冷链物流发展。重点围绕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加快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通过农产品冷库信息化系统实现信息化调配,从产业源头为冷链产业增收减损。

4.提升农业科技人才支撑能力。一是实施新农人培育行动计划。围绕我市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聚焦新农创”“新农匠”“新农服”“新农商新农干支队伍,细化培训方案,创新培训方式,推动新农人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二是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为取得助理乡村振兴技艺师、乡村振兴技艺师等职称的乡土人才,核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三是推行培评一体模式。为农民评职称,树立将论文写在大地上评价导向,目前全市共有省、市、县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160家,其中省级乡土人才发展载体32家,市级乡土大师工作室30家,县级乡土大师工作室98家,初步形成乡土人才梯队培养机制。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建设农业强市为目标,以稳产保供为底线、以集群强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政策机制,加大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力度,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提供科技支撑。

                                   宿迁市农业农村局

                                2025623

联系人:王雅倩

联系电话:0527-82289058

   送:市政府办公室  市政协提案法制委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