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宿迁市10月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 发布日期: 2024-09-27
  • 来源:
  • 访问量:1

10月份水生动物进入养殖后期,池塘投饵量达到高峰,残饵及代谢物累积池底,早晚温差加大容易导致池水上下对流,底层有害物质上泛,造成水质变化诱发疾病发生。应注意勤巡塘,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拉网、分拣、运输环节规范操作,避免鱼体受机械性损伤引起继发感染。本月河蟹集中上市,养殖户应根据市场行情及时捕捞成熟蟹错峰上市销售。

一、病情预测

1、河蟹:易发纤毛虫病、烂鳃病、肠炎病、弧菌病等疾病,重点关注泗洪县、泗阳县、宿城区沿洪泽湖及湖滨新区沿骆马湖河蟹养殖区。

2、鱼类:鲫鳊、草鱼等易发锚头鳋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等寄生虫病,草鱼、鲫鱼等易发肝胆综合症、烂鳃病、鲫造血器官坏死病等疾病,大口黑鲈、乌鳢易发诺卡氏菌病,重点关注沭阳县、宿豫区、宿城区、湖滨新区鱼类主养区。

二、防治措施

1、河蟹肠炎:养殖后期河蟹吃食量增大,残饵粪便增多,要根据天气、水质变化和实际摄食情况灵活掌握好投喂量,每次观察料台吃食情况,谨防投喂过度败坏水质、引发疾病;冰鲜鱼要保证新鲜,定期投喂发酵饲料或拌料投喂大蒜素、中草药维护肠道。

2、河蟹烂(黑)鳃病:加强水质监测和调控,保持蟹虾池水质环境良好,水体pH值8.5左右;治疗时要避开脱壳期,全池泼洒水产用碘制剂,连用两次;定期使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等改良底质。

3河蟹纤毛虫病:保持池塘水质清爽,定期使用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和改底产品降低池塘底质及水体有机物含量,降低水体浓度,严重时可全池泼洒硫酸锌粉进行治疗。

4、鱼类的烂鳃病:加强水体消毒管理,定期使用碘制剂、氯制剂杀菌消毒;定期拌食三黄粉、大蒜素等预防,治疗时内服抗菌药物,按说明书规定剂量使用,投喂量不减少,连服5-7天。

5、鱼类细菌性肠炎病:加强饲养管理,选择优质饲料,不使用腐败、霉变的饲料,防止病从口入;合理投喂饲料,严格控制投喂的数量,保证鱼类吃到八成饱;采取外用、内服相结合的方法预防,杀灭水体中病原体,提高鱼体抗病力外用氯制剂、碘制剂等,由于发病时鱼体质弱,建议选择刺激性小的消毒药物,同时内服中草药制剂进行治疗,如三黄粉等,添加维生素拌饵内服,连服5-7天。

6、草鱼肝胆综合征:应注重饲料的合理投喂、粗细搭配,添加Vc、免疫多糖等增强免疫力,避免饵料过量投喂、营养不均衡;控制水环境稳定,避免池塘水体温度剧烈变化,投喂优质饲料,切忌高温期间过度投喂,可有效防止鱼体因环境变化产生的应激或过度营养而导致免疫力、抵抗力下降。

7、诺卡氏菌病:全池泼洒消毒剂溴氯海因粉、聚维酮碘溶液或次氯酸钠溶液。患病早期减少饲料投喂,及时在饲料中拌喂盐酸多西环素粉、复方磺胺嘧啶粉等抗菌药进行内服治疗,并可内服拌喂维生素C钠粉和三黄散等增强免疫力。需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治疗期间,开动增氧机,保障充足溶氧;及时打捞死鱼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调控水质、底质,保持水质清新良好;避免大剂量频繁使用消毒剂、杀虫药。

8、鲫造血器官坏死病:预防为主,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养殖过程中可引入检疫合格苗种;控制适宜的放养密度;保持水质稳定;使用优质配合饲料,加强投喂管理;定期投喂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饲料添加剂,提高鱼体抗病力;对水源、养殖设施、引进苗种等进行严格消毒。在确认感染后应当立即对患病群体进行隔离、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并对养殖设施、工具和场地进行彻底消毒,限制易感染动物和动物产品及有关物品出入等。

9、锚头鳋病:防治锚头鳋病最主要的方法是杀灭水体中锚头鳋幼虫,以切断其生活史。池塘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可以杀灭水中的锚头鳋幼虫;鱼种在放塘以前,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可杀死全部幼虫和部分成虫,治疗可全池泼洒敌百虫溶液饲料中拌喂苦参末、雷丸槟榔散等中药内服,应根据锚头鳋的寿命和繁殖特点用药,需连续下药2-3次,每次间隔的天数随水温而定,一般为7天。水温高时间隔的天数少;反之,则多。

10、指环虫病:全池泼洒敌百虫溶液或甲苯咪唑溶液,杀灭鱼体寄生虫。采用饲料拌喂复方甲苯咪唑粉、阿苯达唑粉。池塘泼洒敌百虫或甲苯咪唑后,需要开增氧机防范缺氧;5—7 天后应从池塘抽检鱼样,显微镜检查鱼鳃丝,如果仍有较多虫体,需重复杀虫 1 次。

11、养殖后期,存塘量大,要注意加强水质监测和管理,特别是溶解氧变化,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开启增氧机,并适当延长增氧机运转时间。必要时向鱼塘冲水,加深鱼塘水位,减少因天气剧烈变化而引起水生动物不适。避免鱼体受机械性损伤引起继发性感染,并在拉网以后及时做好消毒处理,必要时使用消毒剂全池泼洒,对细菌、病毒性鱼病进行预防;准备上市的水产品选择使用国标渔药按规定剂量使用并严格遵守休药期,上市前提早检测药残并取得承诺达标合格证,确保上市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准备越冬来年销售的养殖水生动物要加强越冬前的育肥饲养管理,提高抗病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