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小麦病虫防治技术意见
- 发布日期:
2025-03-24 - 来源:
- 访问量:1
随着气温逐步升高,小麦纹枯病、麦蜘蛛、蚜虫等病虫害将进入发生与危害盛期。因此,各地要加强技术指导,适时开展春季小麦病虫防治工作,为夺取夏熟丰产丰收打牢坚实基础。
一、发生情况
1、小麦纹枯病
3月17-18日普查,全市小麦纹枯病发生18.5万亩,比去年同期少37.3万亩。病株率0-6%,平均0.1%,比去年同期低0.6%。其中沭阳县病株率0-6%,平均0.3%;泗阳县病株率0-1.8%,平均0.3%;宿豫区病株率0-2%,平均0.1%。当前小麦群体普遍较大、田间菌源充足,十分有利于小麦纹枯病发生发展。
2、麦蜘蛛
3月17-18日调查,旱茬麦田及岗土地区查见红蜘蛛,发生面积46.8万亩,与去年多13.8万亩。每尺单行虫量0-260头,平均2.2头,比去年同期高0.3头。其中沭阳县每尺单行虫量0-58头,平均3.6头;泗阳县每尺单行虫量0-135头,平均5.3头;泗洪县每尺单行虫量0-260头,平均1.5头;宿豫区每尺单行虫量0-3.6头,平均0.7头。随着气温升高,麦蜘蛛将迅速上升为害。
3、蚜虫
3月17-18日调查,发生面积31.7万亩,比去年少34.5万亩。百株蚜量0-300头,平均1.7头,比去年同期低0.7头。其中沭阳县百株蚜量0-19头,平均1.1头;泗阳县百株蚜量0-59头,平均0.7头;泗洪县百株蚜量1-300头,平均5头;宿豫区百株蚜量0-52.7头,平均1.6头。
结合小麦品种布局、小麦长势、天气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小麦春季病虫害将中等发生,其中小麦纹枯病中等发生,蚜虫、红蜘蛛轻发生 。
二、防治意见
1、防治适期
今年最佳防治适期是3月下旬,做到达标防治、治早治小。一旦错过防治适期,不但防效下降,病虫危害还将进一步加重。
2、防治对象
主治纹枯病,兼治麦蜘蛛、蚜虫。
3、防治技术
①纹枯病
推广使用井冈霉素、噻呋酰胺、戊唑醇、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单剂及其复配剂喷雾防治。一般田块普治一次,重发田块要防治二次。
②红蜘蛛
推广使用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等单剂及其复配剂喷雾防治。
③蚜虫
推广使用吡蚜酮、烯啶虫胺、噻虫嗪、噻虫胺等单剂及其复配剂喷雾防治。
弱苗、黄苗田块,可加喷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促进弱苗转化,提高植株抗性。
4、注意事项
①严格安全操作。在病虫防治施药过程中,要加强个人防护,正确佩戴口罩、勤于洗手等,确保人身安全。
②科学安全用药。要用足药量水量,均匀喷雾,不重喷、不漏喷,防治纹枯病时要对准小麦基部喷匀喷透,不要仅横扫小麦叶面喷洒,以提高防效。
③农药包装废弃物治理。要积极使用大包装农药,减少农药包装废弃物;及时收集农药包装废弃物,上交到农药门店或乡镇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集中统一处理,提高农业清洁生产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