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宿迁市8月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 发布日期: 2025-07-31
  • 来源:
  • 访问量:1

8月处于夏季向秋季过度期,总体气温偏高,时有台风影响带来强降雨,低压、闷热天气伴随水体浑浊、光合作用降低,易引起水体缺氧、养殖动物应激,加大养殖风险。本月上旬河蟹完成第四次蜕壳,应加强管理,多增氧、稳水质、勤改底、补水草、控蓝藻、加营养。

一、病情预测

1、河 蟹:易发生肠炎病、肝胰腺坏死综合征(水瘪子)、蜕壳不遂、黑鳃病、螺原体病等疾病,重点关注泗洪县、泗阳县、宿城区沿洪泽湖及湖滨新区沿骆马湖河蟹养殖区。

2、鱼类:易发生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烂鳃病、爱德华氏菌病等细菌性疾病;易发生黏孢子虫病、车轮虫病、鱼鲺等寄生虫疾病;易发生草鱼出血病、鲫造血器官坏死病、草鱼肝胆综合征等疾病。重点关注泗阳县、宿城区、宿豫区、沭阳县鱼类主养区

二、防治措施

1、河蟹肝胰腺坏死综合征(水瘪子):养殖期间慎用或少用刺激性强的消毒剂、杀虫剂,投喂营养全面、优质的饲料,加强饲养管理和水草管护,水草覆盖率50%-60%,保持水质优良、稳定,减少应激。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保肝中草药、复合维生素和免疫增强剂,提高河蟹抵抗力。

2、河蟹肠炎病:养殖后期投喂量大,肠道负担加重,选择和投喂优质冰鲜鱼、营养均衡的优质配合饲料可大大减少肠炎发生,定期投喂发酵玉米和复合维生素,可进一步改善肠道环境、提高河蟹肠道免疫力。治疗时外泼碘制剂,连用2天,减少水体致病菌,同时拌料内服药饵治疗,连用4-5天。

3、河蟹烂鳃病:蜕壳后及时用碘制剂进行消毒,淤泥较厚、水体偏肥的塘口加强改底,气温回升后扩培益生菌,定期全池泼洒,严重时使用国标抗生素拌饵内服投喂5-7天。

4、河蟹螺原体病:加强疫病监测与检疫,养殖中建立良好的河蟹养殖生态环境,减少杀虫、杀蓝藻等刺激性大的药物使用。用优质碘制剂定期消毒水体,加强发病高峰前的消毒。适当降低养殖密度,加强营养保健,提高河蟹免疫力。定期调水改底,保持底部清爽,高温期增氧机应多开,为河蟹营造一个稳定的水环境,即使发病,死亡量也相对较小。

5、鲫鱼、鳊鱼、草鱼等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赤皮等细菌性疾病:养殖过程中,定期采用外消内服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全面预防,在饲料中拌中草药投喂抗菌提高免疫力。发病塘口根据塘口水质选择消毒剂全池泼洒,使用国家规定的水产养殖用抗革兰氏阴性菌药物,投药饵前最好停食一天,在饥饿的状态下能提高投喂效果,确保药饵投喂后能迅速吃完,一天一次,连喂5-7天。治疗前仔细检查鱼体,如有锚头鳋等甲壳类寄生虫,需优先杀灭寄生虫。

6、鱼爱德华氏菌病:重视水质调控。投喂营养全面、优质的饲料,增强鱼体抵抗力,按需泼洒益生菌,保持水质优良及稳定。发病后用全池泼洒碘溶液或戊二醛溶液,连续2~3天,内服抗菌类中成药或抗菌药物5-7天进行治疗,对病死鱼进行深埋无害化处理,减少疾病传播。

7、鱼类的寄生虫病:养殖期间定期打样观察体表、镜检鳃部寄生虫,数量较多时购买国标杀虫驱虫渔药按说明书规定剂量外泼+拌料内服,严重时连用2次。

8、草鱼肝胆综合征:注重饲料的合理投喂、粗细搭配,添加中药、Vc、免疫多糖等增强免疫力,避免饵料过量投喂、营养不均衡;出现肝胆综合征病症时,及时减少饲料投喂量,并在饲料中适量添加胆汁酸等保肝护肝类产品。

9、其他注意事项:一是日常密切关注暴雨等突发性天气预报,及时加固养殖设施、加高塘埂,避免溃堤、漫塘导致养殖水生动物逃逸。二是投饵坚持“四定、四看、一检查”,发生降雨、病害时,应坚持适度减食、加强增氧、调水。夏季高温季节要注意防止饲料霉变,所购饲料应存放于干燥阴凉处,避免饲料中营养物质氧化酸败或饲料发霉。三是保持合理密度达,到商品规格的品种,应及时捕捞上市,促进养殖生物生长。四是忌消杀,高温养殖期尽量减少杀虫与杀菌刺激性药物使用,避免产生应激反应,可多使用微生态制剂调水、改底。五是强管理,日常要多巡塘,仔细观察养殖动物活动情况,一旦发现个别鱼独游或者鱼体出现病症,应及时捕捞,查清病因并及时对症治疗,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造成病害大范围发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