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高温期河蟹养殖管理技术要点

  • 发布日期: 2025-07-14
  • 来源:
  • 访问量:1

当前是河蟹养殖的关键时节,今年夏季高温比往年提前,我市已持续出现35℃以上高温一周以上,未来高温天气还会延续到8月份,养殖户应继续做好高温特殊气候的各项应对工作,保证河蟹养殖生产安全。现就加强持续高温下河蟹养殖生产管理,提出以下几项技术要点:   一、保持高水位

此次高温时间长、降水少,养殖户应根据池塘和水源条件选择加水频次,使池塘保持在高水位,滩面水位50厘米以上、环沟1.5米以上采取边灌边排方式持续加注深井水,或在后半夜凌晨温较低时加注优质的外河表层水,并打开水车加速水体流动,让水体温度衡,减少河蟹应激反应。

二、调减投喂    高温季节的喂养量应按照“四看”酌情减少或不喂以植物性饵料玉米或发酵玉米为主,颗粒饲料为辅,尽量不投喂冰鲜鱼及动物内脏,少量多次补充螺蛳等鲜活饵料,同时添加一些以增强体质、降低应激反应的多糖、VC等保健品,提高免疫力或抗应激能力。河蟹投喂一般选择太阳落山后(一般下午6点后),应投在池塘的空白、没有水草覆盖处,保证河蟹吃食均匀。

三、养护水草    今年栽种伊乐藻比例偏多,高温伊乐藻容易出现灼伤上浮、腐烂,对根茎发黄、发黑、无白须,基本无生命活力的伊乐藻快速打捞出池,大量死亡的要全池换水;对白天漂浮、晚上下沉,尚有少量白须有一定活力的水草,及时补充碳源、水溶肥等保草护草产品,增加白根新根,维持水草活力,使其安全渡过高温期。必要时可设置遮阳网、引入浮萍,覆盖30%左右水面,遮阳、降低水温。没有水草或者水草较少的塘口,应及时补种水花生、狐尾藻(大头翁、红头绳)等或其它能为河蟹蜕壳提供隐蔽蜕壳的物体,同时注意利用微孔增氧对池塘底部进行增氧,有效防止底质恶化引起的缺氧、水草发黑、烂根的情况。

四、增氧调水

在高温天气下,微孔增氧开机时间应为每天晚上池塘表层水温降低后,即9-10点至翌日早上8点,中午或午后尽量不开机,以免水体搅动使底层水温升高。如遇阴雨天或傍晚雷阵雨天气,务必提前开机,必要时配合粒粒氧使用。pH值稳定在8.0-9.5定期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调水,少量多次使用改底产品,不用含氯和耗氧型底质改良剂保持底部氧化能力、减少底部病原的滋生、氨氮亚硝酸盐的蓄积和水草烂根上浮。

五、病害防治

夏季水温高,病毒和细菌的繁衍速度较快,是细菌性疾病多发的季节。要做好养殖生产工具、场所的消毒,要注意观察河蟹的活动和摄食情况,发现异常现象及时进行检查、科学治疗,死蟹要及时捞出并做无害化处理,防止败坏水质、交叉感染。高温期不使用强刺激性化学消毒剂、杀虫剂以及杀蓝藻制剂,维持水体藻类稳定,避免造成河蟹产生应激,造成大量损伤、死亡。

六、其他注意事项    在高温,要加强对各塘口的巡查管理,坚持每天早晚巡塘,及时掌握河蟹摄食、水质变化、病虫害发生情况,做好养殖生产塘口记录。室外生产作业时尽量选择在气温相对较低的早上或傍晚,尽量避免长时间户外生产活动,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一段时间后,应及时到低温环境中避暑,饮用藿香正气水并适当补充淡盐水,预防脱水。及时对池塘增氧机、排灌、应急发电等电力设施进行检修,严防高温线路老化漏电造成安全事故。如遇强降雨天气,要保证排水严防旱涝急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