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玉米后期病虫害防治技术意见
- 发布日期:
2025-08-18 - 来源:
- 访问量:1
近期我市阴雨天气多,利于玉米螟、甜菜夜蛾、玉米大小斑病等病虫害发展蔓延,为防治好大豆玉米后期病虫害,现提出如下防控技术意见:
一、当前病虫情及发生趋势
(一)大豆病虫害
1、甜菜夜蛾。虫田率平均15%,被害株率平均3%,最高达35%;百株虫量3.5头,最高42头,世代重叠严重;8月1-14日,沭阳十字智能灯下,见蛾9天,累计诱蛾27头,无明显蛾峰;泗洪归仁智能灯下,见蛾12天,累计诱蛾57头,8月4-8日为蛾高峰,峰期蛾量41头;泗洪重岗智能灯下,见蛾13天,累计诱蛾227头,8月1-4日、6-7日、9-11日、13-14日,有四次蛾高峰,峰期蛾量分别是为86、51、43、36头;泗洪石集智能灯下,见蛾13天,累计诱蛾131头,8月3-4、7-9日为蛾高峰,峰期蛾量分别为29、58头。
2、斜纹夜蛾。泗洪半城智能性诱灯下,8月9-13日为蛾高峰,峰期蛾量107头。大田普查,虫田率平均8%,被害株率平均1.1%,最高达5.9%。
3、烟粉虱。虫田率平均42%,百叶虫量平均32头,最高达450头。
4、大豆蚜虫。虫田率平均7%,百叶虫量平均14头,最高达150头。
(二)玉米病虫害
1、玉米螟。8月1-14日,沭阳十字智能灯下,见蛾6天,累计诱蛾8头;泗洪上塘智能灯下见蛾3天,累计蛾量8头;泗洪重岗智能灯下,见蛾9天,累计诱蛾25头。8月份田间普查低于去年,预计后期中等发生。
2、粘虫。8月1-14日,泗洪归仁智能灯下见蛾1天,累计蛾量1头;泗洪瑶沟智能灯下见蛾1天,累计蛾量1头。8月12日田间普查,虫田率达6%,被害株率0.5%,最高达3.5%,预计中等偏轻发生。
3、棉铃虫。8月1-14日,沭阳十字智能灯下,见蛾3天,累计诱蛾5头,泗洪瑶沟点智能灯下见蛾8天,累计蛾量15头;宿城区罗圩点智能灯下见蛾1天,累计蛾量1头。8月12日田间普查,虫田率5%,被害株率0.2%,最高达6%,低于去年同期。预计中等偏轻发生。
4、草地贪夜蛾。草地贪夜蛾截至目前调查未查见,智能性诱设备未诱到,预计轻发生。
5、玉米大小斑病。8月12日田间普查,病株率为0-10%,平均0.2%;病叶率为0-6%,平均0.2%,均低于去年和常年,但近期阴雨天气多、田间郁闭,病害有偏重发生趋势。
6、玉米锈病、南方锈病。8月12日田间普查,玉米锈病病株率为0-5%,平均0.3%;病叶率为0-6%,平均0.3%,均低于去年和常年;南方锈病目前尚未查见,8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过程性降雨天气有利锈病传播蔓延,有中等发生趋势。
二、防治意见
1、防治适期
8月中下旬,玉米田主治玉米大小斑病、锈病、玉米螟、棉铃虫,挑治粘虫、草地贪夜蛾。大豆田主治甜菜夜蛾、烟粉虱,兼治蚜虫、斜纹夜蛾。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田块根据病虫开展综合防控,做到压前控后,压低病虫发生基数。
2、防治用药
根据不同类型田选择农药品种。
防控病害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A、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丙环·嘧菌酯等药剂。
防控虫害,可在害虫幼虫低龄、低密度阶段优先选用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金龟子绿僵菌、短稳杆菌、草地贪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ub1等生物农药;也可选用溴酰·噻虫嗪、溴氰虫酰胺、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虱螨脲等药剂
3、防治要求
喷雾时要用足药量水量,下午施药,禁止使用高毒农药,部分虫害较重田块,一周后需二次防治。
三、注意事项
1、科学安全用药。注意农药的交替使用,用足药量水量,高温季节施药,要注意做好劳动保护,保证人身安全。蚕室及桑园周边大豆、玉米田要禁止使用氯虫苯甲酰胺等对家蚕毒性较高的农药,以避免家蚕中毒。
2、农药包装废弃物治理。要积极使用大包装农药,减少农药包装废弃物;及时收集农药包装废弃物,上交到农药门店或乡镇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集中统一处理,提高农业清洁生产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