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宿迁市9月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 发布日期: 2025-09-02
  • 来源:
  • 访问量:1

9月有气温波动、昼夜温差大,鱼蟹进入育肥期,养殖水体的载鱼量、投饵量逐步达到全年的高峰,池底排泄物进一步累积容易导致底部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含量过高,造成寄生虫、细菌等病原生物生长繁殖,诱发水生动物病害发生。河蟹最后一次蜕壳陆续结束,养殖户需加大投喂量,降低水草覆盖率,力争中秋价高时上市。

一、病情预测

1河蟹:易发蜕壳不遂病、肠炎病、螺原体病、纤毛虫病、偷死等,重点关注泗洪县、泗阳县、宿城区沿洪泽湖及湖滨新区沿骆马湖河蟹养殖区。

2、鱼类:易发肝胆综合症、烂鳃病、肠炎病等,重点关注沭阳县、宿豫区、宿城区、湖滨新区鱼类主养区。

3、鱼类:易发中华鳋病、锚头鳋病、黏孢子虫等寄生虫病,重点关注沭阳县、宿豫区、宿城区、湖滨新区鱼类主养区。

二、防治措施

1、河蟹蜕壳不遂病:根据池塘ph值高低,选择泼洒生石灰水或Cacl2溶液,提高水体硬度。投喂营养全面、优质的饲料,养殖后期加喂黑水虻。在河蟹集中蜕壳时,饲料中添加蜕壳素进行投喂,最后一次蜕壳结束后要及时泼洒补钙产品,加速甲壳硬化。

2、河蟹肠炎:养殖后期投喂量大,肠道负担加重,选择和投喂优质冰鲜鱼、营养均衡的优质配合饲料可大大减少肠炎发生,定期投喂发酵玉米和复合维生素,可进一步改善肠道环境、提高河蟹肠道免疫力。治疗时外泼碘制剂,连用2天,减少水体致病菌,同时拌料内服药饵治疗,连用4-5天。

3、河蟹螺原体病:加强疫病监测与检疫,养殖中建立良好的河蟹养殖生态环境,减少杀虫、杀蓝藻等刺激性大的药物使用。用优质碘制剂定期消毒水体,加强发病高峰前的消毒。适当降低养殖密度,加强营养保健,提高河蟹免疫力。定期调水改底,保持底部清爽,后期增氧机应多开,为河蟹营造一个稳定的水环境,即使发病,死亡量也相对较小。

4、河蟹偷死:经过半年投喂,池塘底部硫化氢、氨、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聚积,引起底部恶化,要密切关注池底状态,交替使用生物底改和化学底改,延长增氧时间,提高底部氧化能力,饲料添加大蒜素等免疫增强剂,提高河蟹活动能力和抗应激能力。

5、草鱼肝胆综合征:注重饲料的合理投喂、粗细搭配,添加中药、Vc、免疫多糖等增强免疫力,避免饵料过量投喂、营养不均衡;出现肝胆综合征病症时,及时减少饲料投喂量,并在饲料中适量添加胆汁酸等保肝护肝类产品。

6、鱼类的寄生虫病:养殖期间定期打样观察体表、镜检鳃部寄生虫,数量较多时购买国标杀虫驱虫渔药按说明书规定剂量外泼+拌料内服,严重时连用2次。

7进入养殖后期,池塘中存货量不断增大,市场、气温等诸多因素不确定,河蟹这种时令性强水产品品质达到要求要及时上市,降低养殖风险。秋季昼夜温差大,水体上下层容易产生分层对流,底质上泛现象,因此要提高巡塘频率,着重监测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氨氮等指标的变化,防止各类养殖动物浮头、泛池或氨氮亚硝酸盐中毒等情况的发生;定期换水加注新水,使用有益菌,稳定藻相,分解有机质,使有益微藻正常繁殖,保持藻相平衡,使养殖水体始终保持嫩、活、爽状态。根据天气、活力、摄食情况灵活投喂优质饲料,交替使用生物、化学改底,保持良好的养殖底质环境。养殖后期疾病防治中选择使用国标渔药按规定剂量使用并严格遵守休药期,根据销售计划提早到镇村质监站报备、检测药残并取得承诺达标合格证,确保上市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