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乡村振兴工作四月简报
- 发布日期:
2024-04-24 - 来源:
- 访问量:1
第7期(总第42期)
中共宿迁市委农办 2024年4月9日
目 录
泗阳:探索“共享菜园” 发展“庭院经济”
宿城区给传统农业装上“数智”引擎
宿迁经开区:开展面源污染治理 打造宜居和美乡村
泗阳:探索“共享菜园” 发展“庭院经济”
近年来,泗阳县新袁镇灯笼湖社区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探索“共享菜园”模式,既解决群众家庭吃菜问题,又解决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一举多得,受到群众欢迎。
社区整合学府豪庭小区内部20亩土地,划分为130个小地块,全部由小区内居民认领,满足小区近200户业主种菜需求,正常缴纳物业费的居民可以免费认领60平方米左右的菜地。为了扩大乡村综合治理改革试点成果,该县在进一步通过考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县实际情况,采取“先试点、后推广,先实施、后提高”的方式,把各村居闲置土地整合起来,沟、渠、水、电、监控配套齐全,建设“共享菜园”试验点,解决社区群众种菜需求。同时开发“泗阳云田园”小程序,方便大家通过监控和小程序随时查看蔬菜生长情况。
李口镇李庄村有一块位于主干道旁的村集体土地,无主经营,杂草丛生。在县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该村把30亩闲置土地整合起来,划分为163份小地块,采取公益性和社会化两种经营模式。一部分让村民认领认种,农户在租赁土地和菜园后,就可开启私人菜园的种植模式,蔬菜成熟后,农户除了自己食用外,还可委托村委会代销。另一部分是通过社会化服务提供代种、代管、代收、代送及净菜配送服务。通过这种方式,农户认领的地块亩均租金1000元,社会化管理的地块亩均租金可达2000元,每年为李庄村集体经济增加5万多元收入。
泗阳县在探索“共享菜园”的同时,还尝试发展“庭院经济”,让“庭院经济”成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双方共赢的助推器。利用“泗阳鲜桃”和“泗阳白酥梨”等经济林果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资源优势。在李口镇芦塘村、凌孟村和新袁镇灯笼湖社区开展试点,通过与农户协商一致,在村庄内外栽植桃树、梨树,农户自留地上的收益归农户,集体土地上的收益由村集体和农户分成,既美化了乡村环境,又实现农户和村集体共赢。
“共享菜园”“庭院经济”试点,走特色化、差异化、多样化发展路子,这种宜菜则菜、宜果则果的多种类型经济融合发展新模式,实现了多方共赢,已成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在卢集镇、三庄镇、穿城镇部分村居推广。既利用了闲置院落、美化了生活环境,又增加了集体收入、提升了社区治理效能,同时,培育了特色产业,形成了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致富增收的新抓手和“聚宝盆”。 (泗阳县农业农村局)
宿城区给传统农业装上“数智”引擎
近年来,宿城区围绕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发展定位,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按照“一库聚合、一网感知、一链治理”的架构,建成宿城区智慧农业监测调度服务平台,在粮食安全、稳产保供、社会化服务、指挥控制等方面深入开展数据应用,形成“以图管农、以图管地、以图排患、以图防灾、联动指挥”的农业数字化管理新模式,运用数字技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
宿城区智慧农业监测调度服务平台是全区首个涵盖范围最广、资源汇聚最全的农业数字资源整合类平台。平台全面统一了全区涉农信息化数据,已对接68家安装物联网的生产经营主体、1243套物联网设备,累计为省农业物联网平台提供物联数据2600余万条,数据有效率达96.7%。截至目前,平台已累计入驻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3960个,入驻农业专家33名,通过及时发布农产品市场信息,对农事生产主体提出的农业咨询及时予以答复。平台还积极对接金融机构,提供涉农小额贷款服务。
宿城区智慧农业监测调度服务平台首次采用“三维建模+数字孪生”技术在农业温室大棚中进行立体仿真应用,对宿城智慧农业设施现代化生产模式和技术进行立体仿真展示,不用亲临现场,也可以身临其境地在云端进行实时管理,助力实现农业节本增效。蔡集镇田洼智慧农业园,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蔬菜依次映入眼帘,无土栽培、立体栽培等新型栽种模式依次呈现,电子监测屏中的温度、湿度等数据不断更新。园区采用60余项“5G+农业”新技术,从种苗选育、水肥管控到产品溯源全面实施数字化管理。
目前,宿城区已对该平台进行了全面推广,实现了大屏、PC、手机、电视、广播等全媒体传播。通过多渠道宣传,将宿城区农业数字化服务内容进行了全方位落地,实现真正的普惠于民。宿城区智慧农业监测调度服务平台也先后荣获2023年第六届绽放杯5G应用大赛江苏区决赛专项奖、江苏有线首届视听内容融创示范项目等奖项。接下来,平台将不断迭代升级,更好地服务三农发展。 (宿城区农业农村局)
宿迁经开区:开展面源污染治理 打造宜居和美乡村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眼下正值春耕农忙的大好时节,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相关工作部署,宿迁经开区结合前期冻雨造成废旧农膜较多的实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农村污染治理突击行动月,多点发力,多措并举持续推动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努力打造干净整洁宜居的和美乡村。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把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纳入2024年度农村公共空间治理的总体安排,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密切配合、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务实可用,便于操作的考核体系。明确任务目标、落实防治责任,细化治理措施,形成部门联动、上下合力的整治格局。
二是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农村广播、手机短信、微信及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加强农村面源污染科学防治的宣传,提高生产主体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将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纳入村规民约,实施积分管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发展清洁生产、爱护环境卫生、建设和美家园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是加强科学治理。把种植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污染、“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治理重点。加强农药废弃包装物、废旧农膜回收;科学分析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高产施肥规律,开展科学高效施肥;推进农牧结合、种养循环、温室栽培、立体套种等种养模式,尽可能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推广秸秆综合利用等模式,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率。
四是加大监管力度。坚持条块结合,部门联合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专项行动,组织人员定期对种植业大户、养殖业大户及生产企业加大巡查监管力度,及时查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检测点的运行维护,提升风险监测预警水平,实现农业面源污染精准化、常态化、长效化治理。
(宿迁经开区政法和社会事业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