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农业农村局,宿迁经开区、市湖滨新区、市洋河新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
为认真落实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省级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建设工作的通知》(苏农机[2022]4号)和《关于印发<省级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评价指引>的通知》(苏农机[2023]10号)文件要求,根据省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和特色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园区)建设指引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宿迁情况,在征求各地意见的基础上,市局制定了《宿迁市级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考核评分表》和《宿迁市级农机农艺融合示范点考核评分表》,现予以印发。申报流程、考核评价、汇总表及承诺书等参照《宿迁市级特色农业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园区)创建考评办法(试行)》的相关要求,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
1.宿迁市级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考核评分表
2.宿迁市级农机农艺融合示范点考核评分表
宿迁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9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
宿迁市级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考核评分表
申报单位概况 |
单位名称(盖章): |
地址: 县区 乡镇 村居 |
|||||
负责人姓名: |
联系电话: |
||||||
联系人姓名: |
联系电话: |
||||||
考评指标 |
具体考核内容 |
分值 |
自评 |
初审 |
得分 |
扣分原因及备注 |
|
一、规模化水平(10分) |
1.基地田块应集中连片,总面积≥ 300 亩 |
3 |
|
|
|
|
|
2.农田应符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具有完备的灌排设施,大型智能农机能够方便进出作业、调头转移等 |
3 |
|
|
|
|
||
3.建有智能农机装备停放库房等设施 |
4 |
|
|
|
|
||
二、装备智能化水平(40分) |
4.智能拖拉机≥1 台 |
7 |
|
|
|
|
|
5.智能高速乘坐式插秧机≥ 1 台( 6 行及以上,具备自动导航、直线行走、自动掉头拼接行、全路径规划等自动驾驶功能) |
7 |
|
|
|
|
||
6.智能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或无人植保飞机≥ 1 台 |
6 |
|
|
|
|
||
7.智能稻麦联合收割机≥ 1 台 |
7 |
|
|
|
|
||
8.智能农机作业至少覆盖 4 个及以上环节 |
7 |
|
|
|
|
||
9.智能农机纳入市级智慧农机信息平台管理 |
6 |
|
|
|
|
||
三、管理信息化水平(30分) |
10.建成智能农机信息化管理平台或通过市级智慧农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实现基地农机作业及生产信息的可视化、智能化管理和信息化调度 |
20 |
|
|
|
|
|
11.智能农机作业面积、作业轨迹等作业情况在市级智慧农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能够展示 |
10 |
|
|
|
|
||
四、融合创新水平(10分) |
12.围绕稻麦等主要粮食作物耕种管收等主要生产环节应有智能农机装备生产作业规程,在新品种、新装备、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方面起到示范作用 |
10 |
|
|
|
|
|
五、社会化服务水平(10分) |
13.组建智能农机作业专业服务队,配备经过培训且熟练操作、维护智能农机装备的新型职业农民或“新农人”≥ 1人,开展社会化服务 |
10 |
|
|
|
|
|
总得分 |
100 |
|
|
|
|
||
县级考评组人员签字: |
业务负责人签字: |
分管领导签字: |
|||||
县级初审意见: |
主管部门盖章: 年 月 日 |
||||||
市级考评组人员签字: |
业务负责人签字: |
分管领导签字: |
|||||
市级复合意见: |
主管部门盖章: 年 月 日 |
注:总得分达到85分(含)以上为合格。初审为县级市(区)评分,得分为市复核最终得分。
附件2:
宿迁市级农机农艺融合示范点考核评分表
申报单位概况 |
单位名称(盖章): |
地址: 县区 乡镇 村居 |
||||
负责人姓名: |
联系电话: |
|||||
联系人姓名: |
联系电话: |
|||||
考评范围 |
示范点作物为油菜、花生、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
|||||
考评指标 |
具体考核内容 |
分值 |
自评 |
初审 |
得分 |
扣分原因及备注 |
一、基地规模(15分) |
1.园区(基地)地势平坦、田块规整、集中连片,具有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
5 |
|
|
|
|
2.花生、油菜种植面积≥100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面积≥300亩 |
10 |
|
|
|
|
|
二、品种培优(10分) |
3.引进、筛选、培育、推广宜机化品种≥1个 |
10 |
|
|
|
|
三、装备齐全(25分) |
4.合理配置耕、种、管、收等各环节作业机具,组装成套,满足主要环节机械化作业需要 |
25 |
|
|
|
|
四、设施宜机(20分) |
5.园区土地整理到位,符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具有完备的灌排设施,主要路段硬质化、路面宽度满足机具进出作业、掉头等 |
20 |
|
|
|
|
五、融合创新(25分) |
6.优选“宜机化”品种,建立相配套的农艺、轮作种植模式并应用农机农艺融合作业技术规程 |
15 |
|
|
|
|
7.应用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装备与技术 |
5 |
|
|
|
|
|
8、示范基地特粮特经作物生产耕、种、管、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 |
5 |
|
|
|
|
|
六、保障完备(5分) |
9.有固定存放农机具场所,有机具维修能力,有相应的熟练机具驾驶、操作人员 |
5 |
|
|
|
|
总得分 |
100 |
|
|
|
|
|
县级考评组人员签字: |
业务负责人签字: |
分管领导签字: |
||||
县级初审意见: |
主管部门盖章: 年 月 日 |
|||||
市级考评组人员签字: |
业务负责人签字: |
分管领导签字: |
||||
市级复合意见: |
主管部门盖章: 年 月 日 |
注:1.总得分达到85分(含)以上为合格;初审为县级市(区)评分,得分为市复核最终得分。
2.被市级以上政府部门认定为特粮特经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绿色高产创建示范片(油菜、花生、大豆玉米带状符合种植)可直接认定为市级农机农艺融合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