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纵深推进农房改善工作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和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收到您的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视,会同市住建局、市资规局等部门认真研究、充分讨论,深入镇村一线开展调查,在综合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本答复。
您提出的做好农房改善“后半篇文章”四条建议很好,我们采纳了4条、落实了4条,将持续做好四方面工作,切实实现农民群众优居、康居、乐居,具体情况如下:
一、突出规划引领,完善配套设施。一是加强规划设计引领。在推进农房改善过程中始终坚持规划设计引领,明确规划设计单位资质和设计团队水准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根据村庄现状,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广泛听取多方意见,充分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三区三线”内容,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对村庄的土地利用、居民点建设、村落形态修复、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科学安排,合理布局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分步实施,有序建设。目前,我市546个有规划发展村庄的行政村(应编村)中已编制村庄规划503个,编制占比92.1%。二是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推进村庄公共配套现代化,全面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庄,按照通水、通电、通路、通视、通网,有照明设施、有绿化景观、有公共厕所、有公交站点、有汽车充电桩、有垃圾收运设施、有污水处理设施、有卫生服务站、有文体活动设施、有快递物流配送点的“五通十有”标准,全面配套到位;基础条件一般的村庄,在通水、通电、通路、通网的基础上,完成行道亮化、河岸绿化,适度开展小广场、小绿地、公共停车点、文体活动场所等村庄公共配套节点化改造,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二、助力产业发展,开展农民培训。一是做好要素保障工作。一方面,多渠道保障农业重大项目。我市严格执行《关于2020年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通知》(自然资发〔2020〕91号)管理制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优先保障重大项目、民生实事、基础设施等项目用地需求,积极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用地。为推动乡村振兴,支持农业园区产业发展用地需求,市资规部门积极指导各县区通过土地增减挂钩等形式,盘活农村闲置建设用地资源,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同时通过提前介入项目用地选址、土地征收、供应等工作,为农业重大项目落地提供基础保障。另一方面,规范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支持现代农业健康发展。我市严格落实《江苏省自然资源厅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规范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苏自然资规发〔2020〕3号)要求,对农业生产中直接用于作物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的生产设施用地以及与农业生产直接关联的附属或配套设施用地,如家庭农场所需的农机存放仓库、烘干设备等,积极引导其合理选址、合理用地,缓解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难”问题,以用地保障与规范管理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2023年以来,共完成设施农业用地备案402宗12169.78亩,其中作物种植类257宗7223.1亩、畜禽养殖类114宗2305.74亩、水产养殖类31宗2640.94亩,有效保障了种植、养殖设施农业发展用地需求,促进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加强农村产业培育。强化平台载体建设,全面加强国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辐射带动力,推动市级园区向农房项目区靠拢建设,打造区域性就业创业平台载体。累计建成国家园2个、省级园5个,创成市级园7个、纳入市级园区创建13个,带动超6.5万名农户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三是积极开展农民培训。一方面,专业上立足产业。结合各地产业发展实际,有针对性设置专业,为打造特色农业助力加油。沭阳县围绕盆景产业,开展针对性培训,帮助农民转换思路,促进花木产业提档升级。另一方面,内容上不断拓展。紧跟新时代农业发展趋势和现代化的要求,由传统的农业生产,向加、销等方面拓展,由培养农民专业能力向提升农民综合素养上拓展。泗阳县开展“苏货直播新农人盆景花艺培训班”,从讲授盆景历史文化、花木品种、栽培技术、蟠扎技艺到现场指导短视频制作和直播,提升从业者技艺水平,同时也拓宽电商直播销售渠道。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124期,培育高素质农民1.76万人。
三、塑造特色风貌,提升居住品质。一是加强村庄设计。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因地制宜开展乡村空间设计,运用乡村设计手法,加强美丽乡村特色塑造,鼓励在保持原有乡村肌理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延续地方传统文化和乡村风貌,留住乡愁记忆,提升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尊重群众意愿,合理确定村庄建设标准和人口集聚规模,严禁随意撤并村庄搞大社区,严禁违背农民意愿大拆大建。二是推进技术指导。市住建部门深入开展“万师下乡、万村和美”活动,为农民自建、插建提供全过程技术服务,统筹推进农房规划建设、村庄功能完善,多措并举让农民住上好房子、享受好环境、过上好日子。三是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23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部署,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系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市累计清理农村各类垃圾40万吨,农村垃圾收运体系覆盖率、集中收集率达100%,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率达100%,新建农村生态河道778公里,认定通过70个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四、加强基层治理,抓好长效管护。我市聚焦村级管理做“减法”,“清单制”“积分制”工作重点从全面推广转向规范整合,全面开展排查,切实减轻村级负担,增村居公共服务效能,增群众参与自治效能,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始终坚持以自治为基、法治为纲、德治为本、智治提速,实现共商共治、共建共享目标。一是自治深度再升级。推广沭阳“广场夜谈”、泗阳“小村议事会”等模式,通过多种途径引导群众广泛参与,让群众“自己的事自己说了算”,增强群众议事协商的能力。二是法治力度再升级。严格遵照法律法规和政策,用法治规范治理行为。在“清单”制定上,防止通过“清单制”将部门摊牌任务制度化,确保于法周延、于是周全;运行上,将法治宣传与“清单制”宣传相结合,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三是德治温度再升级。“服民以道德,渐民以教化”,量化道德评价标准,让行为有镜可鉴。入户走访老党员,寻找红色史、先锋史,赓续红色基因。大力宣传“文明新风宿9条”,引领农民群众自觉做新风正气的倡导者、传播者和实践者。四是智治广度再升级。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建立政务服务网村服务站点1269个,常态化推动村(社区)政务服务高频事项100%进驻政务服务网。建立数字堰下等村级特色数字化治理平台,积极构建智慧社区、网格化管理、党建服务、便民服务有效融合、互为补充的“线上+线下”基层治理服务体系。五是共治高度再升级。规范履职让村干部轻装上阵、发展经济,积分管理让农民广泛参与,共建生产、生态、生活“三生”公共空间。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协调开展农房设计引导与乡村风貌打造工作,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宿迁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6月24日
联系人:董亚存
联系电话:82289073
抄 送:市政府办公室 市政协提案法制委